欢迎来到洛阳晶顺铜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晶顺学堂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晶顺学堂

历史悠久的金属——铜

发布时间:2023-08-14点击:2408

铜是人类***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形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C。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

铜国际市场分布情况

据英国商品研究所 (CRU) 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精炼铜总产量为2388.26万吨,同比增长3.05%。全球生产量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智利、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上述5国产量的全球占比为64.70%2018年全球铜精矿供应相对宽松,保证了精炼铜生产正常。亚洲仍居于精炼铜产量的首位,美洲和非洲依然是湿法铜***主要的产地。从近三年精炼铜产量趋势来看,中国是全球精炼铜增长主要的贡献国,且未来2年随着中国冶炼产能高速扩张,中国精炼铜产量仍会保持在较高水准。

CRU统计,2018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达到2359.82万吨,同比增长2.8%。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位列全球铜消费前五名,精炼铜消费量合计为1625.34万吨,全球占比为68.88%。从国家和地区看,亚洲仍然是精炼铜消费***大的地区,中国依然是全球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欧美国家多为基本持稳或小幅增长,也支撑了全球精炼铜消费的增长。

铜的工业用途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是一种红色金属,同时也是一种绿色金属。说它是绿色金属,主要是因为它熔点较低,容易再熔化、再冶炼,因而回收利用相当地便宜。古代主要用于器皿、艺术品及武器铸造,比较有名的器皿及艺术品如后母戊鼎、四羊方尊。

电器与电子市场

电器和电子市场约占总数的28%1997年,这两个市场成为铜消耗的第二大终端用户,拥有25%的市场份额。在许多电器产品(例如:电线、母线、变压器绕组、重型马达、电话线和电话电缆),铜的使用寿命都相当地长,只有经过2050年以后,里面的铜才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其他含铜的电器和电子产品(比如:小型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则比较短,一般是510年。商业性电子产品和大型电器产品通常要回收的,因为它们除含有铜以外,还有其他珍贵的金属。尽管如此,小型的电子消费产品的回收率还是相当低的,因为它们里面几乎没有多少铜元素。

交通设备

交通设备是铜的第三大市场,约占总数的13%,与二十世纪60年代基本相同。尽管交通的重要性没有改变,但是铜的使用形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年来,自动散热器是这方面***重要的终端用户;然而,铜在自动电器和电子产品中的使用飞速增长,而在热交换器市场中的使用则有所下降。小轿车的平均使用寿命是10-15年,几乎所有的铜(包括散热器和配线)都是在它的整体拆卸和回收前来进行回收的。

工业机器和设备

工业机器和设备是另外一个主要的应用市场,在当中铜往往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硬币和军火是这方面主要的终端用户。子弹很少回收,一些硬币可以熔化,而还有许多则由收藏者或储蓄者保存,不可以进行回收。 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仪表、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

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酿造锅等。

在国防工业中用以制造子弹、炮弹、枪炮零件等,每生产300万发子弹,需用铜1314吨。

在建筑工业中,用作各种管道、管道配件、装饰器件等。

文章来源:网络

1863886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