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军工金属新材料,包含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
发布时间:2024-02-21点击:2455
常用的军工金属新材料包括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以及镁合金等。新型、高端金属材料在军工产业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
钛合金:新型武器装备的明星金属
钛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特性,是***的轻质、高熔点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重要的生物医用材料,在航空、航天、舰船、核能、化工、石油、冶金、电力、轻工、医疗、体育、环保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市场前景随社会进步而日渐广阔。钛属稀有金属范畴,但钛资源丰富,能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建立起完整的钛冶金、加工、应用和科研体系,欧洲等国也建立了先进的钛及其合金加工、应用、科研体系,为优质钛材料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钛是一种人们正努力研究、开发、应用的大用之材。
中国钛产业仅57年的历史,世界钛产业也仅60余年的历史,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世界生产钛加工材11万余吨,其中中国和美国各用3万余吨,日本、俄罗斯和欧洲各用近1万吨,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各用5000吨左右,世界其他地区钛消费量就很少了。
中国钛产业仅57年的历史,世界钛产业也仅60余年的历史,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世界生产钛加工材11万余吨,其中中国和美国各用3万余吨,日本、俄罗斯和欧洲各用近1万吨,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各用5000吨左右,世界其他地区钛消费量就很少了。
从全球市场需求结构来看,钛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工业、国防军工以及其他工业。其中,在航空工业的应用需求***大,约占50%,主要是用于飞机和发动机的制造。但是对比国内来看,钛制品需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拥有发达的航空航天和军工国防工业的北美和欧盟地区,尤其是美国,50%以上的钛制品需求来自于航空航天和军工国防领域。我国虽然是全球***大的钛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但是我国钛制品需求大部分来自化工领域,应用主要为抗腐蚀材料,技术含量相对不高,航空航天领域高端需求,虽然近两年占比有所提升,但仍只占18.4%(1万吨)左右,远不及国际平均水平。以上数据表明,越是发达的国家,工业规模越大的国家,用钛量越大,越是技术进的国家,越是将钛材用于航空航天工业,越是使用高端的钛材。
高温合金:现代物理冶金学和冶金工艺的集大成材料
高温合金性能优越,应用场景广泛。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能在 600℃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高温合金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又被称为“超合金”。从高温合金应用领域来看:在民用工业领域,可用于柴油机增压涡轮、烟气轮机叶片和盘、冶金轧钢加热炉垫块、内燃机排气阀座等方面。此外,近年来高温合金应用面不断扩大,在石油化工、玻璃和玻纤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应用有明显的进展。在军工领域,目前镍基高温合金是现代航空发动机、航天器和火箭发动机以及舰船和工业燃气轮机的关键热端部件材料,也是核反应堆、化工设备、煤转化技术等方面需要的重要高温结构材料。高温合金作为军民领域重要材料,应用空间广阔,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据观研天下数据,2015-2020年我国高温合金市场规模由78亿元增长至187亿元,5年增长3倍。未来随着军用航空发动机内生的巨大需求规模释放,预计到2025年我国高温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856亿元,CAGR为35.56%。
铝合金:军事工业中应用***广泛的金属结构材料
铝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是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除具有铝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等特性。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力学性能佳、加工性能好、无毒、易回收、导电性、传热性及抗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使得应用广泛,目前已在船用行业、化工行业、航空航天、金属包装、交通运输等领域广泛使用。
目前,我国航天航空领域和船舶制造领域的高端铝合金已经可以实现自主生产,不过由于技术积累薄弱、生产工艺控制不够等原因,产品性能均匀性较差或者合格率偏低,相较于国外成本控制还存在差距。但随着经验积累、关键技术的逐步突破,产业链正不断向高端领域深化发展。目前铝合金是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材料,正向着高强、高韧、耐腐蚀、智能、精密、紧凑等应用方向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国内铝合金产量1218.3万吨,同比增长14.07%。
文章来源:网络